首页  今日要闻  今日头条  身边感动  街道播报  家住社区  走进直播间  政法在线  微视频  教育  行走碑林  文旅融合  碑林视频  图片新闻  碑林故事  党建新闻   文苑风采

校长李茵和碑林区百年大学南路小学的不解情缘

来源:碑林融媒体中心 时间:2020-12-21 15:18 字号: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沿着教育发展的轴线可以清晰地看到,她把职业生涯全都奉献给了中国基础教育事业,尽管她说“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事实上,是她秉持着“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的理念,带领碑林区大学南路小学的师生风雨兼程,披荆斩棘,让这所百年名校从全国不计其数的小学中脱颖而出,成了全国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

  她,就是校长李茵。

  2020年11月,李茵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赴京之路,参加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李茵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生在学校长在学校第一份工作在学校

  对教育的爱融入血脉

  李茵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1961年出生在大学南路小学,在学校的筒子楼里一天天长大,她的启蒙教育就是在这所学校完成的。母亲是这所学校的教师,曾荣获西安市劳模称号。李茵跟着父母在大学南路小学生活,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她再也熟悉不过,在这所校园里她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

  李茵对大学南路小学有着独特而又深厚的感情,当时学校老师既是她的带课老师,也是她的叔叔阿姨,他们不仅教会了她知识,也让懵懂的她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教育的光辉,她不知不觉喜欢上了教育,梦想着自己将来也能成为一名教师。

  小学毕业后李茵去了其他学校求学,家依旧在校园里那栋温暖的小楼里,她每天都会回到这里,和亲如家人的老师们相处、交流。

  1978年,改革开放的东风吹遍神州,十三朝古都西安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一年,李茵如愿实现了儿时的梦想,中师一毕业就来到了大学南路小学工作,回到生她养她的地方,回到洒满自己欢声笑语和朗朗书声的校园。物是人非,她已不再是那个天真烂漫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小学生,而成了一名堂堂正正的人民教师,成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沐浴着改革的春风,踏着时代的节拍,她开启了自己的从教生涯。

  在大学南路小学工作两年后,李茵被调到文艺路小学任教17年,后又在五味什字小学工作6年(期间先后任两校副校长、校长)。经过长达二十多年的教育实践和人生历练之后,2003年,命运再一次安排她回到了大学南路小学并担任校长,这一干就是17年,加上毕业后那两年,到今天,她在大学南路小学已经工作了19年。多年来,在碑林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区教育局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大学南路小学不仅成为了省级示范学校,更成为了行业标杆。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李茵尽其所能,邀请专业人士给予教师个性化帮助,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了大学南路小学的“事业合伙人”,齐心协力为学校的发展共创、共担、共享。在彰显校园文化中,美好、智慧、悦人的氛围无不彰显着学校创设人文校园的良苦用心。学校走廊、会议室、专用教室到处悬挂着学生的书画作品,学生的自办小报也陈列进了橱窗。焕然一新的校园让师生感受到了在校生活、学习的舒适与快乐。每天当悠扬动听的铃声响起时,冉冉升起的朝阳会给这里洒下一缕光芒,新的一天开始了,充满着新的希望……

  从“劳模之家”走出的“全国先进工作者”

  一家两代人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

  命运往往会带给人几多惊喜,给平淡的生活平添些许色彩。李茵的妈妈也是一位老师,也曾有幸获得“市级劳模”称号,看着母亲为人师者的幸福样子长大;她的公公是一位工人,多年前公公也曾有幸获得“全国劳模”称号,李茵青年时期一直感受着奋斗不止的精神……

  身处两个劳模家庭,每天的耳濡目染让李茵深深感受到,老一辈人对党和政府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他们兢兢业业、艰苦奋斗、任劳任怨、不计报酬的品质很令她感动,他们把浓浓的爱党爱国的感情全都默默地转化到了本职工作中,他们生活朴素,勤俭节约,看上去很普通,走在大街上谁也看不到他们的光环,但李茵知道他们就是劳模,就是自己学习的榜样。

  父辈身上散发出来的品质与气质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李茵,这些年来,她和全国不计其数的小学教师一样,在基础教育的土壤里默默耕耘,任劳任怨,和父辈一样保持着执着坚韧的精神,把火一样的热情全部投入到了教育事业。每天天刚蒙蒙亮,她就披着朝晖踩着露水来到学校,直到城市在空蒙的暮色中渐渐沉寂下来,当夜空稀疏闪烁起星光时她才会离开学校。她一直都在忘我工作,从不说累,她觉得自己很幸运:“干自己喜欢的事,这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乐趣自知。”

  带着对教育深沉而又浓烈的爱,李茵像种子一样在大学南路小学的沃土里深深扎根,把自己的人生与中国的基础教育融为一体,血脉相连,如痴如醉。直到2020年11月24日,当大家得知李茵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后,不由地感慨:“真是‘两门三杰’啊!这在全国也极为罕见!”

  道德教育+心理教育

  催生“阳光工作室”

  清晨的霞光中有种纯洁的东西,会投射在刚刚苏醒的校园。朝霞初上,送学生的家长会注意到,李茵常常会坐在校门口的值班室,用慈祥而充满期待地目光迎接着每一个走进校园的学生。对她而言,每一个学生都是自己的孩子,都有着可期的未来。

  眼看着每一个学生归队,从窗明几净的教室传来朗朗书声时,她才会离开值班室,习惯性地穿梭于美丽的校园,不时向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同班主任商讨教育方法……

  那时偶尔会出现老师与学生,家长与老师之间沟通不畅的问题,教育中一遇到问题,各方都会站在自己立场上考虑问题,把原本正常而平常的事儿,变成一个个难以解开的结。多年的教育实践促使李茵从深层次思考这种现象,并试图寻求破解的方法。

  她越来越意识到小学生是独特的人,是成长中的人,不能把他们看成“小大人”,他们的身心正处于发展阶段。尽管学校开设了思想品德课,但道德关注的是外界的要求,是解决端正行为的问题,实践证明:仅凭道德教育有时难以让人从内心深处改变。而心理教育元素的渗入,恰恰能和道德教育相互补充。

  “现代教育对教师素质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当他们承担繁重的教学压力,被家长误解而窝着一肚子委屈的时候,他们又不能在学生面前掉眼泪,他们也需要发泄啊!学生心理问题一定要消灭在萌芽状态,一定要趁早介入,到了中学有些问题就来不及了。”李茵冷静地认识到,只有从师生的心理入手,才能结合道德教育解决问题。

  经过反复思考、论证和调研,大学南路小学成立了“阳光工作室”,安排专人对师生进行心理疏导,提供解决方案。李茵和学校的多位老师还自学心理学,并取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阳光工作室”在这所学校迈出了全市小学生心理教育第一步。

  60余名教师历时两年开发“传统文化课程”

  40万册发行量 让全国学生享受成果

  本世纪初期,小学课本里关于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还比较少,有一次,李茵见有个学生问家长:为什么司马光砸缸?咋不砸别的东西?更让她惊讶的是家长居然也不知道“司马光砸缸”的典故,对孩子的问题一脸茫然。

  这一幕场景一次次在李茵脑海里浮现,她把各年级的教材翻了个遍,越翻,心里越沉重。没多久,她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咱们编一套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我们不能让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这么贫乏。

  说干就干。紧接着,一项浩大的课程编纂工作拉开了帷幕。全校60多位老师被纳入编纂团队,老师们利用课余时间上网、跑图书馆,翻阅资料,四处搜集资料,然后便三人一团,两个一伙,扎头整理编写。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两年的艰辛努力,他们终于完成了这套《中华传统文化读本》的编纂。学校安排专职教师授课,让中国传统文化进入了综合实践课的课堂。

  这些年来老师们对此套校本教材不断完善,已由最初的小学低、中、高三个阶段的课程,发展成了涵盖初中在内的九年义务教育段的读本。消息不胫而走,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找到学校表示要正式出版。目前,这套教材已面向全国发行,发行量超过了40万册,让全国各地义务段学生享受着大学南路小学教师的教研成果。

  打开这套沉甸甸的教材,我们似乎还能看到60余名教师查找资料时忙忙碌碌的身影;一丝不苟斟字酌句时的严谨认真;挥汗如雨集纳成册时的喜悦……在浩大的编写工程中,美术、音乐,甚至爱好茶文化、饮食文化的教师都全身心地参与其中,编写过程也是教师们再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领略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套教材内容广博,涵盖汉字概述、筷子的历史、陕西饮食文化、秦腔、皮影戏、中华武术等方方面面,涉猎传统美德、中国古迹、传统工艺、民族乐器、历法与记时、茶文化等各个领域。

  在全市率先推出“无书包日”

  兴趣社团精彩纷呈 让学发展更全面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大学南路小学一步步的发展,为学校赢得了良好声誉,和谐融洽的氛围激发起了广大师生热爱校园、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情感,大家在感悟、体验和陶冶中得到充分发展,亲密、依恋、互助、互爱的新型师生关系在一天天抽枝散叶。而李茵校长也用深情守望着教育园地,一天天成了教育改革路上的领跑者,人才培养体系的先行者、未来智慧教育的追梦人。

  目前,学校145位教师当中,正高级教师2名、高级教师8名,特级教师1名,省级教学能手18名,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占到总人数的45%。伴随着中国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南路小学这支充满光荣与梦想的教师团队,也在铿锵向前。最优质的教师资源就在大学南路小学,他们是中国基础教育的翘楚,正一步步从优秀走向卓越,从高原迈向高峰。与学校一同成长的李茵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已在小学教育中默默深耕了42年,深受师生爱戴,各种殊荣更是不胜枚举。

  在许多人眼里,小学教育犹如涓涓细流,每一天都在静静地流淌,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然而在应试指挥棒的作用下,在学生成长的河流里不时也会泛起微微白浪。进入校园后,学生的时间各科教师都会分秒必争,想尽可能多地教给他们文化知识,学生第二课堂的时间被一挤再挤,一缩再缩。

  “每个学生必须得到全面发展,第二课堂的活动时间必须要保障。”有了这样的想法,学校不久便在全市率先推出了“无书包日”。每周五下午,全校学生一律不背书包,全身心地投入第二课堂,尽情活动。

  与此同时,学校还专门成立了舞蹈、合唱、科技、篮球、体育等众多兴趣活动社团,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各种活动,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兴趣,丰富生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尽其所能均衡教育资源

  输出教育理念 两地学生同上名师课

  让每个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到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这是人们的愿望。诚然,校与校之间还存在差距,家庭之间也有区别,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同在蓝天下,应该沐浴同样的阳光雨露。高尔基曾说“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从某种意义上讲,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李茵不光深爱着大学南路小学的学生,也心系着还没有享受到优质资源的孩子们。

  “我们之所以能成为名校,不是因为硬件设施好,而是我们有非常优秀的师资队伍。”李茵常说,“教师是学校的灵魂。”可是如何才能把本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向弱校和贫困地区输出?如何才能让越来越多的校外学生听到名师的讲课呢?

  深厚的教育情怀早已融入了她的血脉,她不仅深爱着自己学校里的每一个学生,也牵挂着边远贫困地区的学生。对李茵而言,这是她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也是身为名校校长的责任。

  八年前,在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在李茵的努力下,大学南路凭着名校的实力申请到了国培基地,每年,由省上组织的农村教育薄弱地区的骨干老师,都会在大学南路小学进行浸入式培训。由外请的专家和本校名师进行11天专家讲座后,这些骨干教师跟大学南路小学的名师泡在一起,坐在名师课堂跟学生一起听课“跟岗”,名师会手把手教授他们,指导他们在大学南路小学的名校讲台上给学生们讲一堂课。

  这些骨干教师会把大学南路小学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带到全省教育薄弱地区,让远隔万水千山的孩子们享受到名校先进的教学方式。同时,大学南路小学的国培项目也为教师研训搭建了高平台,满足了教学骨干提升到学科带头人,再到名师的愿望。

  西安市教育局针对均衡教育资源问题,开展了“手拉手”活动,让名校与弱校联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就在前往北京领奖时,李茵校长还不忘叮嘱教师团队到一所“手拉手”学校送去教育教学资源。希望越来越多的学生接受到名校名师的教学,希望他们在成长中感受到均衡教育资源带来的变化。”

  大学南路小学从未停止过对“手拉手”学校的帮助,除赠送课程外,还常常安排名师去实地讲课,为学生答疑解惑,帮助教师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传授最新研发的教学成果。通过校际间远程网络互动课堂,让“手拉手”学校的学生和大学南路小学学生一起跟着名师上课,在名师指导下互动学习。

  “名校+”背后的胸襟 格局 担当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嘱托在耳,使命在肩。在西安市倡导的“名校”计划中,碑林区率先实施“一长多校”管理模式,大学南路小学成为首批带领分校的“名校”,属于建筑系统子校的原省建三小,成了他们的“+校”。

  大学南路小学本部和“+校”,采用“一长多校”的管理模式,在李茵校长的带领下:本部和分校的管理人员、一线教师深度融合,同时将“合木课程”体系等教育教学资源分享给分校,并由两校教师共同开发了体育课程、创客课程、还有丰富的艺术课程,力求满足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和手把手的传授,短短几年时间,大学南路小学分校的“名师”已经逐步成长了起来。

  今年,碑林区创新发展思维,优化学校布局,做大做强优质中小学规模,努力打造“三纵两横”网格化多片均衡分布的硬核优质教育格局,整体提升公办学校办学品质。2020年8月28日,朱雀大街小学成为大学南路小学又一所分校,短短几个月来,朱雀大街小学的生源大量回流,朱雀大街分校的老师信心倍增!李茵校长鼓励他们说:“这是老百姓对我们的信任。信任无价!”

  往事历历在目,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延缓了开学的脚步,但没能阻挡大学南路小学全体教师对学生的爱与牵挂。在疫情期间,老师们坚守教育一线,用知识的养分和心灵的慰藉,默默守望着、关爱着每一个学生,不仅进行了一次难忘的教学创新,也把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英雄气概,当成了生命教育课,当成了孩子们的成长礼,一一讲给学生,为孩子们种下了爱与责任的种子,教会了他们“理解、尊重、感恩”的内涵。

  李茵把对孩子们无限的牵挂和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封书信。在这封题为《面对生活我们满怀感恩》的公开信里,她给学生们写到:这次疫情,让我们懂得了敬畏,我想,你会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语文课上我们常说“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这次疫情,让我们见证了科学的力量,我想,你会更清楚地理解为什么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次疫情,让我们提升了对平凡行业的敬重,我想,这就是我们课堂上学到的“位卑未敢忘忧国”;这次疫情,让我们看到了人心齐泰山移,每至时穷,便是中华儿女“铁肩担道义”的时节……

  岂止仅是在一封信中能看到她火一样的深情?在几十年如一日的教育实践中,李茵一直默默地用行动诠释着一位普通教育工作者献身中国教育者的情怀,传递着爱与力量,她就像是一条喷涌的源泉,始终流淌着着浓浓的深情。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李茵和老师们的熏陶和感召下,一朵朵花蕾正沐浴着教育之光在快乐地成长,终将绚烂绽放。

  一路峥嵘,一路高歌。

  历经历史的沧桑巨变,在各个时期都勇立潮头的大学南路小学,当下,正在李茵校长带领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站在建校100年的历史节点,全校师生无不感慨万千,信心百倍。学校将立足中国基础教育事业,通过“学校文化浸润”“课程体系完善”“学教方式创新”“生涯教育提升”四大路径,开展更为具体、深入和富有成效的研究实践,以实现“核心素养的学校特色化”以及“核心素养的学校特色化培育”,促进学生的差异发展。

编辑:孙苗苗



主办: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政府  承办:西安广播电视台
联系地址:西安市曲江池西路60号 邮箱:xatv@xiancity.cn 电话:029-8535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