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要闻  今日头条  身边感动  街道播报  家住社区  走进直播间  政法在线  微视频  教育  行走碑林  文旅融合  碑林视频  图片新闻  碑林故事  党建新闻   文苑风采

【碑林文苑】郗瑛:“五一”回家随笔

来源:碑林融媒体中心 时间:2022-05-06 14:22 字号:

图片

当我一次次踏上上塬的弯曲大路时,我仿佛一次次地走进心灵疗养院一般。

塬上的阳光像丝缎般柔滑灿烂,轻轻地拂过我的脸庞,暖在了我的心里。不知道是不是视觉感受的差异,总觉得塬上的天更净更蓝一些,远远的南山近在眼前,仔细看,不仅能看出南山的高低起伏,也能看出它的前后错落,若再用心一些,连山谷间峪口传来的潺潺流水声,也回荡在耳边了。

早就听说沟里修了蓝田特别支部纪念馆,每次回家都匆匆回,匆匆走。难得这次五一假期能在家多待两天,孩子们兴致也很高。饭后,父母,妹妹一家三口,我和女儿我们一起下沟去了。

本来是可以走为游人专门修的大路的,可父亲偏偏要带我们从“二集站”的小路走,这条路已经少有人走了,或是大家都去走新修的大路去了,路上也长满了杂草,田埂边的杂草是最不怕人踩的,只需一场小雨,它们便能精神抖擞,所以不必小心翼翼,下脚为难。父亲指着不远处说:“咱屋的老人都埋在了这里,从西往东数,第一排是你下头爷和婆,旁边是你二伯伯和二妈妈,第二排是咱屋你爷和你婆,再往东第三排就是你大伯伯和大妈妈,我和你妈的墓箍在路东。“最后还笑着说道:以后我们都是伴。父亲一生通透活人,大智若愚,早已能乐观平和看待生死了,我听到此话时,还是不免有些伤感,不愿接此话题。我举目眺望,那几座墓茔的方位我还是很熟悉的,这些亲人们都是我儿时最亲切的记忆,他们仿佛都没有远去,只是累了找了一个休憩的地方,就如同多年前我们四家每到农忙时节合伙播种,夏收,翻地,收秋一样,一个搭班累了,找个田间地头休息,换下一个搭班上场一样,他们只是累了,将脚下的大地和往后的营生交给后辈来经营,他们远远地、静静地看着。

沟里的树比以前稠密了很多,站在东塬上向东南方向望,鹿塬水库如一面不小心掉入沟底的碧绿的镜子,波光粼粼的水波在水面上轻轻摇荡,两边是绵绵的鲸鱼沟畔,将白鹿塬一分为二,一个南塬,一个北塬。时而从远处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声,只闻其声,不见其身,让人感到更加幽静了。我喜欢这幽静,我寂寂地行走着,用脚掌感触故乡的脉搏,用呼吸清点身体的尘埃,当一阵风微微吹来,我的心得到了慰籍。路边麦田里的麦穗已经抽出了老长,伴随着微风,绿莹莹的麦头左右摇摆。还是这片绿。

多年前,满塬都是青绿色的麦田,有次中午回家吃饭走得晚了,我想起了从三队最后一排新庄基地有一条小路可以去学校,比走大路近多了,这是我们村和樊家村两个村连片的麦田,其间的小路全是窄窄的田埂小路,为了赶时间我走进了那片绿海麦田。或是心里太着急,也或是想着被老师批评如何应对,脚下倒是没有停,可是猛然抬头,我发现我竟深陷麦田,四周全部都是绿,那一刻,我一路小跑。我只想逃离这一汪绿海。三十年后的今天,面对这望不到头的一片葱绿,我却不愿移开脚步,有一种渴望,想象着这如果可以是一片草地,我愿躺下去沉醉在其中。

陈忠实陈老写的《白鹿原》就是我的故乡,书中的人物几乎都有原型,我们塬上解放前被称为红窝子,蓝天特别支部纪念馆中悉数介绍了塬上的先烈们,很多先烈的事迹我或是在书上看过,或是听父亲或者爷爷讲过他们的故事。但是母亲这次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意外。她指着一位地下党员屈光的相片告诉我和妹妹,这个人是她姥爷的亲弟弟,她小时候和她妈妈,也就是我的姥姥去蓝田县城给他拜过年,那已经是解放后了,他在县上也是一个不小的领导,妹妹的孩子和我女儿听后瞪大了双眼!

回家的路上,碰到了一位婶娘,我努力地在回忆着她年轻时的样子,她喋喋不休地问,我和妹妹一句一句地答,我们之间似乎生出了藕断丝连的情分,原本只是好久不见地问候,最后变成了一通长谈,如不是孩子们跑来拉了两次,竟不知道会不会聊到天黑。

或是老了,亦或是累了,我现在越来越喜欢上塬了,上去了就不想下来。只要车子上了塬,那些在城市里无法排解的压力,都悄悄地烟消云散,在喧闹中待久了,有时候更怀念塬上的静谧。

图片

编辑:孙苗苗



主办: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政府  承办:西安广播电视台
联系地址:西安市曲江池西路60号 邮箱:xatv@xiancity.cn 新闻热线:029-85356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