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文旅主题精品线路——冬日绮梦·戏韵碑林
来源:遇见碑林
时间:2024-12-30 09:29
字号:

随着冬日的温度缓缓下降,城市的喧嚣渐渐沉寂,正是寻觅心灵慰藉与文化滋养的最佳时节。让我们一起跟着“碑林冬季文旅主题精品线路——冬日绮梦·戏韵碑林路线”,带您走进碑林的文化深处,感受传统与现代交织的艺术魅力,与经典相遇,与美好同行。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陕西歌舞大剧院
→Take Five阳台音乐会→唐乐宫
在碑林区文艺北路上,坐落着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其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年代,前身是1938年在延安成立的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是由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第一个红色戏曲团体。

走进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这里是秦腔艺术的殿堂,也是戏曲文化的宝库。80多年来,她一直以延安精神为动力,传承红色基因,致力于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原汁原味的秦腔大戏,从《三滴血》的悲欢离合到《杨门女将》的英姿飒爽,每一出戏都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对文化的深刻传承。冬日的寒意在这里被艺术的热情融化,让您的心灵得到最纯粹的洗礼。
在碑林区,有一条闻名遐迩的道路叫文艺路,这条路因聚集了多个文艺团队而冠名文艺路,陕西省歌舞剧院就是其中之一。
陕西省歌舞剧院是一个有着80年历史的艺术表演团体,其前身为1940年成立于延安的西北文艺工作团。西北文艺工作团以宣传党的政策、鼓舞战士斗志为使命,足迹踏遍了陕甘宁边区。他们创作演出的《马区游击小组》《红布条》《兄妹开荒》《白毛女》曾响彻过整片黄土地。

这支从延安走来的文艺劲旅,高举延安文艺火炬,一路接力。延安窑洞、西安钟楼,黄土高原、秦巴山地,都留下他们的歌声。由小到大,从弱转强,西北文艺工作团先后更名为西北人民歌舞剧团、西安人民歌舞剧团。1963年9月,西安人民歌舞剧院、陕西省乐团、延安歌舞团、省文干校舞蹈班合并,正式成立陕西省歌舞剧院。

一直以来,有着红色基因的陕西省歌舞剧院坚持弘扬延安精神。改革开放以来,剧院创作演出了大批彰显民族文化精神和时代主旋律的优秀剧目。其中,歌剧“大汉三部曲”《张骞》《司马迁》《大汉苏武》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

80年来,陕歌人以辛勤的汗水、无私的劳动筑起坚实的“地基”。今天的陕歌,作为陕西演艺集团的重要力量,发挥着自己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优秀文化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这是西安打造“家门口”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一个缩影,通过文旅主管部门积极介入的方式,把公共文化服务引入商圈,以免费、亲民、便捷为底色,以创新型公共文化供给为亮点,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高品质文化生活成为新习惯。

不同于传统的剧场体验,Take Five阳台音乐会以其独特的露天形式,为冬日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风情。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中,找一个静谧的夜晚,踏上这个被星光点缀的阳台,聆听爵士乐的悠扬,或是流行歌曲的深情。

在这里,音乐与城市的灯火交相辉映,为您打造一场只属于冬夜的浪漫记忆。
作为1988年诞生的中国第一台旅游演艺,唐乐宫仿唐歌舞,开辟了“餐饮+演艺”的文旅新模式,成为引领和启蒙当代文旅演艺融合发展的重要角色。

为再现盛唐时期的璀璨文化及一代女皇传奇的一生,西安唐乐宫依托雄厚文旅资源和扎实的仿唐歌舞基础,于2016年重磅推出中国首部大型唐宫乐舞《大唐女皇》演出。《大唐女皇》以一代女皇武则天为历史原型,以其从十四岁选侍入宫至六十七岁登基称帝期间的历史故事为背景,用仿唐歌舞舞蹈形式,完美重现了唐贞观至天授初年间,大唐王朝的快速崛起和国泰民安的景象。

舞剧编创邀请顶尖团队深挖文旅资源,为高度还原唐代的乐舞艺术,舞蹈均取材于唐代壁画、史料记载,在浓缩乐舞艺术精髓的基础上,将历史故事、唐代歌舞艺术、民族古乐演奏,多媒体舞美技术、高科技立体舞台装置等多种元素融合展现,完美展现出唐乐宫“五音八乐”和“欢乐殿堂”的双重含义。
这个冬日
让我们相约在艺术的海洋里遨游
追寻历史的足迹
享受现代的韵律
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文化之旅吧
编辑:孙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