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要闻  今日头条  身边感动  街道播报  家住社区  走进直播间  政法在线  微视频  教育  行走碑林  文旅融合  碑林视频  图片新闻  碑林故事  党建新闻   文苑风采

【瞰·碑林】西安最古老的城门之永宁门 竟然藏了这么多动人的故事!

来源:碑林民政 时间:2023-07-24 09:49 字号:

图片

隽永如碑,繁锦似林。作为西安的城市会客厅,碑林处处有故事。在这里,你能感受到“东方文化的宝库”“汉唐石刻精品的殿堂”,能欣赏小雁塔、永宁门、兴庆宫公园等美景。不管离家多久、身居何处,这里终归是你心灵的归宿。【瞰·碑林—碑林地名故事】专栏,通过讲述一个个鲜活的、有趣的地名故事,多角度、多层次呈现厚重碑林的别样风情。

今天

一起跟着小编

走进西安最古老的城门——永宁门

探寻城门背后的故事

图片

永宁门,俗称南门。西安城墙正南门,位于南城墙中部偏西。

永宁门是西安城门中资格最老、沿用时间最长的一座。建于隋初,当年它是皇城南面三座城门中偏东的一座,原叫安上门。

唐末天祐元年(904年),韩建(佑国军节度使,主持长安城的重建工作)以皇城改筑为新城,先后关闭了皇城南面朱雀门与含光门,遂以此门为南墙唯一门。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登基,宣布以应天为南京,建国号大明,改元洪武。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为了保持朱姓皇室的长久统治,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实行分封制,于洪武三年(1370年),分封诸子为王。因为西安在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地位极高,又拥有极其重要的军事地位,朱元璋将次子朱樉封为“秦王”治理关中,秦王也是诸王之首。从洪武三年(1370年)起,至洪武十一年(1378年)秦王就蕃,修筑了如今的西安城墙,仍沿用此门为南城门,但改名为永宁门。传说在中国民间,百姓都认为南方是火神的所在地,为避火灾,炉灶一般不开往南面。南门取永宁之意,就是向火神祈祷,勿起火灾,永保安宁。

永宁门屡遭战火,屡毁屡建,见证了西安城的变迁。其中,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二虎守长安”之战就发生在永宁门。

1926年春,北洋军阀直系派走狗、匪首刘镇华奉吴佩孚之命,率镇嵩军10万人马西入潼关围攻西安。国民军将领杨虎城、李虎臣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率领陕军1万余人坚守城池8个月,弹尽粮绝之际,冯玉祥、于右任率领各路援军及时赶到,解了西安之围,反围城斗争取得最后胜利,史称“二虎守长安”。此役,城墙发挥出了空前的防守能力,但是战争使得城墙损耗严重,永宁门箭楼被镇嵩军的炮火炸毁。

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城市道路交通的需要,1956年在城楼两侧各砖砌拱城洞3孔,每孔跨度8米,建成“U”形盘道,称南门盘道,全长883米,路基宽30米。从此人行车辆不经原城门洞,由左右盘道进出。1989年5月对月城、闸楼、吊桥开始重建,2014年重建了箭楼。如今,永宁门已经成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迎宾门,代表西安人民迎接国客。

图片

编辑:孙苗苗



主办: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政府  承办:西安广播电视台
联系地址:西安市曲江池西路60号 邮箱:xatv@xiancity.cn 新闻热线:029-85356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