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要闻  今日头条  身边感动  街道播报  家住社区  走进直播间  政法在线  微视频  教育  行走碑林  文旅融合  碑林视频  科普知识  碑林故事  党建新闻   文苑风采

优秀征文 || 漫步景龙池

来源:碑林文艺 时间:2024-10-11 09:35 字号:

编者按:

为深入推进“人文碑林”建设,进一步挖掘辖区历史文化资源,用文化的视角和文学的笔触,讲好“碑林故事”,呈现碑林新风貌新气象,2024年碑林区委宣传部、碑林区文联开展“西安因你而美·我眼中的美丽碑林”文学主题采风创作活动,组织30余名省市区骨干作家深入辖区25个历史点位采风创作。经省作协专家代表综合评审,最终评选出40篇文学佳作。即日起,“魅力碑林”分批次专栏推送,欢迎广大市民朋友品评欣赏。

漫步景龙池

文/冯兆龙

图片

如果你在一个城市生活了几十年,那么自然会对那个城市的脉络了若指掌。四十年前,我从关中一个不起眼的小村迁居省城西安,几十年来,就一直工作生活在碑林区,碑林的一切早已融入我的血液里。物本无情,可你用的时间久了自然情随物起。看来,人视自己的居住地就如同自己的故乡,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

我生活的西安东关,曾经是盛唐繁华高地,这里有皇家园林、有道教圣地,还有皇家寺院以及大唐东市等盛唐遗址。这里的每一处建筑,每一个地名似乎都和盛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走进东关,仿佛整个盛唐都成了你人生的背景,这里的一街一巷都能找出当年盛唐的影子。景龙池就是我今日要去探寻的目的地。

图片

从柿园路东行左拐就进入景龙池。如今的东关,经九路以西有多条南北巷子,北面大都与索罗巷相接,唯有景龙池越过索罗巷向南与柿园路相接。柿园路是解放后政府沿东关正街修建的一条道路,它原是兴庆宫的中间部分,此处成为居民区,明代称士元坊,清末称四元坊,民国初为柿园坊,解放后拓宽为柿园路。柿园路建成后,就将原兴庆宫遗址一分为二,路南的大部分已经在兴庆宫的遗址上建起了兴庆宫公园,路北成了居民区,景龙池也被分割在路的北边,成了路北的一个巷名

图片

一个初秋的午后,我走进了景龙池,改造后的景龙池古朴典雅,仿明清的道沿给人一种视觉的冲击力。两旁的国槐郁郁葱葱,树影婆娑,阳光从树叶的间隙透过,投射到地上形成一片片细碎的影子。我徜徉在斑驳的树影中,就是想寻觅当年盛唐的繁华,但我看到的只是市井人家的烟火气,小区门前闲聊的居民悠闲自得,道沿上的摊点老板笑迎顾客,闲散的游客穿梭于街头巷尾。这里居住环境虽然逼仄,但弥漫着恬静安闲气息。只是在路南口矗立的一条从井中腾飞而出的石龙雕塑,才显出这条街的特别来。

图片

景龙池在原唐代的隆庆坊,在兴庆宫未修建之前就已存在,不过那时不叫景龙池。据《长安地名录》记载,武则天在位时,此地有户叫王纯的人家,院中有一眼青石凉井供平日汲水,有一天,井中突然溢出水花,银珠飞溅,汩流不绝,至唐中宗时,溢水成池。传说池中常有云气,间或有黄龙出没,被人们视为奇观。因而此地叫隆庆坊,此池也被称为隆庆池。又因是井水溢出,还被称为井龙池。在武则天大足元年(公元701年)的时候,相王李旦(即后来的唐睿宗)的五个儿子被赐宅居这里,称为“五子宅”。当时有很多人认为黄龙出没是大吉的征兆,说明这里将来会走出天子。巧合的是,居住在这里的三儿子临淄王李隆基,后来就登上了天子的宝座。李隆基登上帝位后,人们就将这里传说中出没的黄龙视为唐玄宗李隆基当皇帝的先兆了。李隆基登基后,为避玄宗名讳,隆庆坊遂改为兴庆坊,隆庆池也改为兴庆池。至于景龙池的由来,通常有两种理解:其一是由“井龙池”同音字雅化而来;其二是因为该水域是唐中宗在位时水面扩大,所以从其年号“景龙”而来。此地虽然名称众多,但从清光绪十九年的《清西安府图》上看,最后保留沿用的是“景龙池”三个字,而且在这个时期,景龙池已经是一条很明确的巷道了。

图片

我站在巷道中央,已想象不出当年这里的繁华,曾经碧波荡漾的景龙池早已灰飞烟灭。走到路北口,发现有一处高台,高台上是一座破旧的土坯建筑,墙体由青砖包裹着土坯,房顶为木梁搭建。据传这是当年唐玄宗和嫔妃们观鱼的地方,明清时期人们在这里供奉着观音,被称为“老母庙”,在特殊年月里,庙里的泥塑被砸了,庙宇慢慢成了民宅,直到现在还依然有人居住。

走出景龙池,回头再凝望这个千年唐地,不禁顿生感慨,白云苍狗,沧海桑田,在经历了千百年的变迁后,历史的烟尘早已消散,景龙池这个称谓所指的内容已从皇家宫苑里的一池碧水变成了人们对一处地方习惯的称呼,而那些千年传唱的故事,早已留在了历史的烟尘中,也留在了我对历史的追忆里。我望不见历史苍远的尽头,却能感受到脚下沉甸甸的厚重。

作者简介:

冯兆龙,笔名千里飞,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西安市作协理事,西安市碑林区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编辑:孙苗苗



主办: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政府  承办:西安广播电视台
联系地址:西安市曲江池西路60号 邮箱:xatv@xiancity.cn 新闻热线:029-85356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