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要闻  今日头条  身边感动  街道播报  家住社区  走进直播间  政法在线  微视频  教育  行走碑林  文旅融合  碑林视频  科普知识  碑林故事  党建新闻   文苑风采

优秀征文 || 在东大街找“北”

来源:碑林文艺 时间:2024-11-14 09:38 字号:

编者按:

为深入推进“人文碑林”建设,进一步挖掘辖区历史文化资源,用文化的视角和文学的笔触,讲好“碑林故事”,呈现碑林新风貌新气象,2024年碑林区委宣传部、碑林区文联开展“西安因你而美·我眼中的美丽碑林”文学主题采风创作活动,组织30余名省市区骨干作家深入辖区25个历史点位采风创作。经省作协专家代表综合评审,最终评选出40篇文学佳作。即起,“魅力碑林”分批次专栏推送,欢迎广大市民朋友品评欣赏。

在东大街找“北”

图片

文/陈益鹏      

西安东大街是西安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之一,它曾是四条大街中最繁华的一条大街,其实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始,西安古城的改造工程就已经启动。最先是南北大街,而后是西大街,再就是东大街。现在,我就走在东大街上,沿途辩识、寻找着四十年前的影子。因为那是我最早认识西安的地方。

1983年暑假,受家父之命,带大弟来西安给他配眼镜。那是我第一次来西安,第一次见省会大都市。那会儿,好像整个西北地区就“西北眼镜行”名气最大,各地需要配镜的人,都会慕名前往。因为人多,每天都得一大早去门口排队,否则,去晚了就挂不上号。为了赶时间,不用走很远的路,我们决定就住在眼镜店的附近。

西北眼镜行的位置就在紧临钟楼附近的碑林区东大街南侧。乘公交车来到钟楼时,天色已晚,问了几家旅馆,都是满员。见我焦急的样子,旅馆老板说,眼镜店旁边有个大同园浴池,那里面也可以留宿,你们可以去问一下。一问,果然可以在二楼过道支两个钢丝床。

住的问题一解决,心情立马就畅快起来。第一次进省城,本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干嘛要愁眉苦脸呢?于是,行李一撂,我和弟双双下楼,来到街上,一边溜达观景,一边寻开胃的吃食。坐在饭店临街的玻璃大窗内,可以看到街面上一辆接一辆的有轨电车来来往往,机嗡笛鸣;明亮的路灯,商家门头的霓虹广告,在街树的掩映下,迷离梦幻;街道两边,也是人头攒拥,嘤嘤喳喳。这一切,在我的眼中就是顶级的“繁华”。

图片

第二天一早,天刚放亮,就翻身爬起,顾不得吃喝,先来到西北眼镜行。此刻,但见大门口已排起一列长长的人龙,目视大概不下30人。有人比我们起得更早。

中午配完眼镜,吃过午餐,准备在离开西安之前再逛一下当时西安最有名的商场——唐城百货大厦。虽说是大厦,楼层却并不高,大概只有五六层吧,蓝莹莹、亮闪闪的玻璃外墙,看上去非常洋气。那会儿,西安城鲜有十层以上的大楼。此楼虽不高,里面空间却不小,而且大厦内临街靠窗装有一上一下两部电梯,透过玻璃幕墙能看清街面的车辆人流。这样的场景,在其它地方很难见到,尤其对于来自乡下的我们,更是觉得稀奇。

后来得知,唐城百货大厦筹建于七十年代,在1984年9月建成,是西安第一家面积过万的商场,也是第一个设置有自动扶梯的商场,当时搞流通体制改革,顶楼曾是西安工贸中心,后来莲湖路工贸中心建成才搬走。唐城百货自1990年以来连续10年跻身 “中国百强店” 之列,1991年销售达16000万元。繁荣时,门口不大的广场整天做活动,硕大的充气气球十分醒目,成为了东大街上不得不逛的百货大楼。

图片

新华书店还在原地,还是原来古朴典雅的造型。尤其是“新华书店”那四个鲜红的毛体大字,架在大门上方,看上去总是那么醒目。记得那次住大同园浴池时,因为离得近,平时爱看书写作的我,自然也少不了要去光顾一下。记忆中,那时的门店内也是上下两层,门口摆着新书广告牌,营业员取书收款忙得不可开交。不像现在,虽然书籍可以进场随便挑选,付费只需扫码,而且现在进店的大部分都是由家长陪同而来的少儿,货架上摆放的书刊也以少儿读物和教辅材料居多。也难怪,现在的经营业态早已今非昔比,线上经济已成营销主流。

西北眼镜行不愧是百年老字号,不仅还在原地岿然不动,而且还在其它街区开了不少分店。

图片

我还在东大街寻找我的大同园浴池,因为那是我多年前来到西安的首选落脚地。

那是一个怎样的浴池呢?据报载:早在民国时期,西安就建有公共浴池,改革开放后,各浴池增加了搓背、按摩、修脚、刮脚等服务项还引进了包间淋浴、桑拿浴、矿泉浴、冲浪浴、芳草浴等项目。

大同园是1913年成立的老浴池,一层为女部盆塘,二楼为男大池。池旁有连片的木制隔断,隔开一个个房间,门上挂布门帘。房间里左右设两张单人床,各有床头柜。浴客入店,先在大门内售票处购票。购得“房间”浴票,上二楼,先在楼外长凳上排队,里边茶房不时喊道:“一位”就进去一人。

之所以还记得这些情景,是因为那年在此住宿时,曾去体验了一回。

唤人进房的声音还在耳畔回响,但我却找不到大同园浴池的招牌了。想想也是,现在是什么年代了,几乎家家都有淋浴器,即便泡澡,也是去东西汤峪或高档游泳馆。大同园浴池,早就被淘汰了!

这一切,都在无声地告诉人们一个信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世界变了,西安也变了,东大街也变了。

退休后,常常回想往事。最常忆起的是给人留下记忆最深的开心之事,比如旅游,或者结婚。若把这两件事结合起来,就叫旅游结婚,就是一个人的开心加另一个人的开心,等于开心的平方。想想都美。

旅游结婚,是20世纪八十年代的新潮流,刚好被我赶上了。

绿皮火车从安康出发,在路上吭哧吭哧两天才在西安一脚刹住。在那个时代,人们普遍还比较保守,口袋里的钱也不多,能到省城度一次蜜月,在他人看来还是一件蛮奢侈的事。但人生难得几回美,奢侈就奢侈吧,我豁出去了!

因为计划要去临潼看兵马俑,便决定住在火车站附近。又因为刚参加工作没几年,手头不宽裕,对咱来讲,只要是独立房间不是大通铺就成。可沿解放路连续问了三家旅馆,回复都是“客满”,最后只好在鲁西旅社三楼一个过道的拐角处临时加一个铺,住了一晚。

来西安的另一个目的是拍婚纱照。来到东大街与解放路十字口,看到位于西南角的和平照相馆,眼睛一亮,不用再找,就是它了。

店不大,甚至当时都还拍不了放大的结婚彩照,墙面挂着的样板照片都是人工上的色。你可别小看这家店,店虽不大,名气却不小。在我的印象中,家乡凡到过西安城的人,必藏有几张署名“和平照相馆”的照片。关键这还是一家国营店,不欺客,让人放心。算了,别那么多讲究了,人工着色,别人能接受,咱也能接受。遂付了钱,约好从临潼回来再取照片。

余下的时间,继续逛街,带新婚妻子去见识一下唐城百货大厦。因为去过一次,比较熟悉,走进大厦,我像一个导游,不停地给妻子讲这讲那,并出手大方地给她买了一条墨蓝色时尚新潮的牛仔裤。

过了大差市十字向东,就是东大街的东段。比较有名的是建国路。那会儿,我自费订阅了《延河》杂志,该杂志是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办的,杂志上标明编辑部地址位于西安市碑林区建国路83号,那是当年文学爱好者心目中的圣地。

我在《延河》上面经常见到贾平凹、路遥、陈忠实等大作家的作品,当然,还能看到全国其他名作家的作品,给了我一些文学上的熏陶。

图片

建国路上还有著名的西安事变纪念馆。位于省作协大院内的那个造型别致、古朴典雅的柱廓式建筑就是高桂滋公馆。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蒋介石在此住了十一天。

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国人也大都知晓,但这高桂滋是什么人,可能了解的人并不多。高桂滋是陕西省定边县人,1911年参加同盟会,同年参加辛亥革命。在抗日战争中曾率部参加平型关、忻口、中条山等战役,作战英勇,功勋卓著,具有高度爱国热忱及坚定的民族意识。

图片

如今,建国路已成为西安市东大街区域一个重要的打卡地。

现在,我仍走在东大街上,沿途辩识、寻找四十年前的影子。虽然听不见隆隆的机车声响,但我知道,地铁6号线就在我的脚下。东大街的靓丽正在我的眼前徐徐展开。拆迁改造后的东大街,遵循城改指导原则,只做改造美化,不建摩天大楼,这既是对古城的尊重,也是对历史的尊重。

一座城市,不能没有自己的根,也不能没有自己的魂。而在我看来,西安市的根,是那个用青砖垒成的四方城,也是居于四条大街中央的钟鼓楼,更是从大唐千里迢迢走来的大小雁塔。

我常常告诫自己:当你在生活中迷失方向,当你在人生中迷失自我,当你在前进中找不着“北”的时候,就来东大街转转吧,那里有你曾经走过的身影、留下的故事。那里,还有可以给你指示道路方向的“罗盘”。

作者简介:

陈益鹏,中国散文学会、中国金融作协、陕西省作协、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陕西金融作协副主席,陕西省散文学会秘书长。“三秦散文家”执行主编,碑林区作家协会理事。

编辑:孙苗苗



主办: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政府  承办:西安广播电视台
联系地址:西安市曲江池西路60号 邮箱:xatv@xiancity.cn 新闻热线:029-85356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