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要闻  今日头条  身边感动  街道播报  家住社区  走进直播间  政法在线  微视频  教育  行走碑林  文旅融合  碑林视频  科普知识  碑林故事  党建新闻   文苑风采

诗韵秋香 —— 跟着唐诗在碑林寻秋

来源:遇见碑林 时间:2025-10-09 09:57 字号:

秋染碑林,诗意漫卷

这条“诗韵秋香”主题线路

邀你穿越千年

在小雁塔的晨钟、永宁门的晚霞里

与唐诗对话

沉浸式感受古都长安的秋日浪漫

开启一场兼具文化深度与体验感的立体旅程

▷ 小雁塔

▷ 荐福寺

▷ 西安城墙永宁门

▷ 湘子庙街

▷ 下马陵

▷ 兴庆宫公园  

莲生新步叶,桂长昔攀枝。

涌塔庭中见,飞楼海上移。

—— 唐·宋之问 《奉和荐福寺应制》

图片

图片
小雁塔
图片

秋日的小雁塔,古柏苍翠,银杏渐黄,晨钟悠扬穿林而过,时光仿佛在此慢了下来。

image.png

站在历经沧桑的塔身之下,抬头见流云轻拂。诗中“宿雨收”后的清朗意境,恰与雨后小雁塔的清幽相映——瓦当凝露,石阶映秋,每一处角落都藏着唐诗里的雅致,让人不自觉沉醉在这份跨越千年的宁静里。

image.png

image.png

图片
荐福寺
图片

作为唐代皇家寺院,荐福寺的秋,自带一份禅意与厚重。漫步寺中,红墙映着金黄的银杏叶,风吹过,落叶簌簌,宛如盛唐的诗意在此流转。

image.png

岑参曾登荐福寺总持阁写下 “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如今虽阁已不在,但站在寺内远眺,秋空澄澈,云卷云舒,仍能感受到诗中 “逼诸天”“近日边” 的开阔与壮阔,仿佛与诗人一同俯瞰长安秋景,触摸盛唐的气象。

image.png

图片
西安城墙永宁门
图片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 唐·卢照邻 《长安古意》

图片

国庆的永宁门,旌旗飘扬,秋阳洒在斑驳的城墙上,勾勒出千年古都的轮廓。登上城楼,极目远眺,长安街巷的秋景尽收眼底。

image.png

许浑在《长安秋望》中写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此刻永宁门的城楼“倚霜树”而立,秋日天空明净如“镜”,没有一丝云絮,诗与景完美重叠。手扶城墙青砖,仿佛能听见唐诗里的长安秋声,感受古都的历史温度。

image.png

图片
湘子庙街
图片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 唐·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图片

湘子庙街的秋,藏在市井烟火里。青石板路蜿蜒向前,两侧古宅错落,秋日的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偶有桂香浮动,沁人心脾。

image.png

走在街头,仿佛走进了唐诗里的秋日市井,平凡却满是诗意。

image.png

图片
下马陵
图片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 唐·白居易《琵琶行》

图片

下马陵因董仲舒而闻名,秋日里更显肃穆清幽。路边的槐树叶子渐黄,风吹叶落,铺成一地秋意,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image.png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中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的意境,在此处也悄然浮现——秋草萋萋,寒林寂寂,夕阳西下时,凭吊先贤的思绪与唐诗的苍凉感交织,让人在静谧中感受文化的传承与秋的深沉。

image.png

图片
兴庆宫公园
图片

代邸青门右,离宫紫陌陲。

庭如过沛日,水若渡江时。

绮观连鸡岫,朱楼接雁池。

从来敦棣萼,今此茂荆枝。

万叶传余庆, 千年志不移。

凭轩聊属目, 轻辇共追随。

务本方崇训, 相辉保羽仪。

时康俗易渐, 德薄政难施。

—— 唐·李隆基 《游兴庆宫作》

图片

作为唐代皇家园林,兴庆宫的秋满是盛唐的浪漫。秋日的龙池波光粼粼,岸边柳叶泛黄,荷花虽残却仍有风骨。

图片

杜甫在《秋兴八首》中写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诗中的 “蓬莱宫阙” 便是兴庆宫,如今漫步园中,看秋景映龙池,听风声拂柳丝,宛如走进唐诗里的皇家秋苑,感受那份独属于长安的华贵与诗意。

image.png

图片

从荐福寺的清幽,到兴庆宫公园的皇家秋韵,这条“诗韵秋香”线路,让唐诗不再是纸上的文字,而是可触、可感、可体验的秋日风景。

这个国庆,不妨走进碑林,跟着唐诗寻秋,在时空对话中,遇见长安最美的秋天。

编辑:孙苗苗



主办: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政府  承办:西安广播电视台
联系地址:西安市曲江池西路60号 邮箱:xatv@xiancity.cn 新闻热线:029-85356693